| 网站首页 | 客栈介绍 | 草原旅行 | 草原照片 | 蒙古美食 | 蒙古音乐 | 草原文化 | 你的照片| 在线留言 | 足迹与笔记 |

察哈尔蒙族的独特风俗文化!

作者:史静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1/3/13 9:29:12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太仆寺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从远古的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直到蒙古,都在这里秣兵厉马,繁衍生息。这里是古老纯朴的蒙古族察哈尔部落的发祥地,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祭敖包、草原那达慕、察哈尔婚礼、篝火晚会等。

 

 

祭敖包

蒙古族的祭祀活动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宗教传入后,又增添了宗教的色彩。祭敖包就是以敖包为崇拜物的公众聚会祭祀活动。它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现象,在研究和考证内蒙古地方的人文地理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敖包是古代牧民社会生产实践的产物。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所以“敖包”意为“堆子”。可见,敖包原是辨方向、指道路和用以标明行政区划的。但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它却逐步演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的地方。

内蒙古各地都有敖包。过去各盟、旗有公用的大敖包,富裕人家还有自己的“家敖包”。数目也不相等,有的是单独的一个敖包,有的是7个或13个的敖包群。人们外出远行,凡是经过有敖包的地方,都要下马参拜,祈祷平安;还要往敖包上添几块石头或几捧土,以求吉祥。

祭敖包是蒙古族最为隆重热烈而又普遍的祭祀活动,每年的农历5月12、13日是牧民的祭敖包日。祭祀的时候,敖包上要插树枝,树枝上挂五颜六色的布条或写有经文的纸旗。祭祀礼仪一般有四种:血祭、酒祭、火祭、玉祭。

古代牧民把供自己生存的牲畜,看成是天地所赐给的,所以要把喂养的牛、马、羊杀了,供奉在敖包之前,叫“血祭”。

把鲜奶、奶油、奶酒一滴一滴洒在敖包前,祈求幸福平安,称为“酒祭”。这意思是说,神不仅要吃肉,还要饮酒喝奶子。

    蒙古族认为火是最洁净的,用火可以驱邪逐恶。因此他们在敖包前烧一大堆干树枝或牛粪,各户走近火边,念着自家的姓氏,供上祭品,并把羊肉投入火中,烧得越旺越好。这种祭法叫“火祭”。

    玉祭是用玉石作供品。因玉石十分昂贵,后来就没人用玉祭了,但却有用珠宝代替玉祭的。

  

祭敖包时要请活佛与喇嘛焚香点火,诵经念咒,吹奏法号。人们都要从左到右,围着敖包转三圈,祈神降福,保佑人畜兴旺。礼仪结束之后,人们便进入了无拘无束、自由欢乐的阶段。牧民不仅要举行传统的摔跤、赛马、射箭“三项竞技”,而且还要引吭高歌,翩翩起舞;三人一堆,五人一伙,饱餐供品,开怀畅饮。此刻有些青年男女,悄悄避开人群,或登高游玩,或追逐嬉戏,并相约下次在这里见面的时辰。这就是蒙古族的“敖包相会”,那时我们会听到蒙古姑娘那优美动听的歌唱。

 

 

 

草原盛会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群众性集会。“那达慕”,蒙古语是娱乐、游艺、玩的意思。玩的内容包括射箭、赛马和摔跤比赛等。那达慕历史悠久,早在七百年前就闻名于世。多少个世纪以来,每逢庆祝战功、祭旗点将、军民欢聚,以及盟旗聚会、敖包祭奠、官员升迁等等,都要举办以“男儿三艺”为主要内容的那达慕大会。每次那达慕上产生的冠军,立即传遍草原,格外受人尊敬。如果一个姑娘能与优秀的骑手、射手、摔跤手相爱,那简直是一种荣耀。那达慕成为劳动人民游艺娱乐和发挥才能的场所,那达慕的形式和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发展。

那达慕大会一般都在六、七月间举行。这时正是牧草茂盛、牛羊肥壮的丰收季节,牧民需要出售牲畜和畜产品,购买生活用品和生产资料,农区也需要从牧区选购牲畜。草原辽阔,牧民游牧,即使定居,也很分散,聚集在一起的机会不多,所以那达慕大会很自然地又成了物资交流的大会。商业部门把大批商品运到大会所在地,搭起帐篷,作为临时商店,商品琳琅满目,供牧民选购。

那达慕大会通常以苏木(乡)、旗、盟为单位举行,一般5至10天。在项目方面,除了传统的三项竞技外,还增加了田径、球类比赛和步枪射击、马术、摩托车表演等内容。大会期间,各地文工团、剧团、乌兰牧骑、电影放映队以及科技卫生展览部门也赶来为牧民演出、服务,使那达慕更加丰富多彩。

  

 

男儿三艺

射箭:蒙古族射箭比赛不分男女老少,是一个广泛的群众性活动。射箭比赛可分立射、骑射两种,射程一般为十五步、五十步、一百步等不同。比赛的规则是三轮九箭,即每人每轮只射三箭,三轮中以中靶箭数的多少决定胜负和名次。

摔跤:“博克”比赛的胜负采取单淘汰制,无时间限制。参赛者的任何一个部位触地为负,一跤定胜负。每轮淘汰半数。“博克”赛的技巧有多种多样,可以用捉、拉、扯、推等十三个基本技巧演变出一百多个动作。摔跤时可以互捉对方肩膀、也可互相搂腰、还可以钻入对方的腋下进攻、可抓摔跤衣、腰带、裤带等。在对抗中以手、腰、腿部动作的协调配合,充分显示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

博克”手的跤衣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上身着类似坎肩的紧身半袖装,蒙古语称“召德格”。多用牛皮、鹿皮、驼皮制作,上有镶包、亦称泡钉,蒙古语为“陶布柔”,以铜或银制作。“召德格”的后背饰有精美图案,图案的形状与颜色各不相同,给人以古朴而庄重之感。跤裤蒙语称“班扎拉”,用十五尺长的白布或各色绸料做成。宽大多褶,活动方便,大方美观。“班扎拉”的外面还穿一种无裆的,蒙古语称“图呼”,双膝部位绣有别致的各种吉祥图案,底色鲜艳,图呈五彩,它既有护膝作用,又有装饰作用。

赛马:马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蒙古族素有“马背民族”的美称。赛马是蒙古民族一种特殊的体育竞技活动。蒙古族的赛马大致分走马、跑马、颠马等三种。

蒙古族赛马,参赛马的数量不受限制,赛程一般为20—40公里,有直线赛跑和转圈赛跑两种。赛马时要按马的年龄分成赛组,一般情况下分为三岁马比赛、五岁以上骟马比赛和公马比赛等。赛程可按不同年龄段灵活决定。跑马比赛不用平时的马鞍,而用特制的赛马鞍,小骑手们穿上别具一格的赛马服装。这种服装各不相同,主要由赛马者的爱好而定。

 

 

 

察哈尔婚礼

北方草原最早的婚俗据《北史.室韦传》记载“婚嫁之法,二家相许竟,辄盗妇将去,然后送牛马为聘,更将妇家,待有孕,乃相许随还舍”。

新妇跨火本是从火堆上跨过,始于北朝,《北史.倭传》:“女多男少,婚嫁不取同姓,男女相悦者即为婚,妇入夫家,必先跨火,乃与夫相见。”跨火之俗,有些地方现在还在延续。

跨鞍意在取“鞍” 的谐音,平安之“安”,据唐苏鹗苏氏演义载:“婚姻之礼,生女于马鞍之侧,或谓此,北人尚乘马之意,夫鞍者,安也,欲其安稳同载者也”。

从定婚过彩那一天起,新郎新娘便翘首以盼佳期的来临,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

 

迎亲、送亲把婚礼仪式推向高潮,当晨曦划破草原夜空时,迎亲队伍沿结婚地点所有的蒙古包绕三圈后出发了,新郎身穿艳丽的民族服装,骑乘如飞的骏马在亲友的陪伴下向女方驻地进发。

新娘驻地,新娘独自呆在一顶蒙古包里,伴娘守住门口,不让迎亲的人看见新娘。新郎绕新娘驻地所有蒙古包转三圈后下马拜见岳父母,献上哈达等礼品,接着便开始喝酒唱歌。酒后迎、送亲队伍簇拥着新娘一齐向男方驻地出发。这时是草原上最壮观的一幕场景:几十匹甚至上百匹马风驰电掣般的互相追赶,歌声、笑语洋溢在草原上,正是“蒙蒙百合里,锦水霞光烂,得意马蹄轻,绿茵香满衣

到达男方驻地后,接、送亲队伍一齐围着男方的蒙古包转圈,这时女方的人寻找借口,说不让新娘下马,男方的人再三劝说,双方纠缠不休。突然男方一名骑手冲来,夺过新娘的马到早已准备好的蒙古包里。给新娘重新换装梳头,装扮得华丽漂亮。婚礼完毕,两家人在蒙古包下,向女方父母敬奶,同时赠送牲畜。这时女方来的人用诗歌说唱父母抚育女儿成人的艰辛。所有参加婚礼的人尽情饮酒,尽情歌唱。而进餐时,女方家人则以最难分割的羊颈和肘敬新郎,让他一次性分割,可谓难解难分,寓意先做难后和美。

 

 

 

篝火晚会

与许多民族一样,蒙古族也有自己的节日和庆祝活动。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篝火晚会。可以说篝火晚会是草原人民最重要的夜生活。每逢盛大的庆典之后,都要举行篝火晚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们围着篝火尽情的歌舞,既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也是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晚会上还要演唱古老而传统的民族歌曲——敖包相会,跳起传统舞蹈——安代舞。整个晚会气氛浓烈,耐人回味。

[ ] [返回上一页] [打 印]

上一篇文章:安代、盅碗与筷子舞       下一篇文章:档案中的清朝太仆寺及其马场
文章评论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用户名: 查看更多评论

分 值: 100分 85分 70分 55分 40分 25分 10分 0分

内 容:

         (注“”为必填内容。) 验证码: 验证码,看不清楚?请点击刷新验证码

栏 目 导 航
Tel:13683233477,13947975317 QQ:704209549 EMAIL:yschinn@163.com 地址: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贡宝拉格苏木,包恩本嘎查,207国道275里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