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旗全面介绍
地理位置: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最南端,与河北省交界。宝昌镇距北京350公里,距张家口市150公里,距锡林浩特市260公里。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太仆寺旗地处阴山北麓,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海拔1300米-1800米,属中温带亚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6℃,平均降水量407毫米,无霜期110天左右,光照充足。东经114°51′—115°49′,北纬41°35′—42°10′。属察哈尔低山丘陵地区。
行政区划:太仆寺旗辖7个行政乡、1个苏木、4个镇,176个嘎查村,总户数61459户,总人口20.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9万,城镇人口3.5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60人。全镇有14个民族,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的多民族聚居区。太仆寺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
人文、旅游:太仆寺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的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直到蒙古,都在这里秣兵历马,休养生息。贡宝拉格草原曾是清朝皇室的御马场,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选中的正是太仆寺旗水草丰.美,物宝天华。太仆寺旗东南有辽代萧银宗建造的梳妆台,西南有神秘的古代石人像,金界壕横贯东西。每逢夏秋之际,太仆寺旗自然形成错季之美感。清风习习,带着奶茶的馨香、绿草的柔情、鲜花的芬芳、百灵的细语,领略不尽“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羊肥”的草原风光。洁白的毡房,点缀着绿色的原野,多彩多姿的草原风光和着古朴淳厚的察哈尔风情,不失为塞外旅游避暑的理想天地。
草原旅游业:太仆寺旗在历史上曾是水草丰美的大草原。清朝初期在这里设察哈尔左翼牧群,专为皇宫提供驭马和肉食等畜产品。民国14年(公元1925年)在太仆寺左翼牧群的区域内成立宝昌县,1936年太仆寺牧群改为太仆寺左旗。1956年太仆寺左旗与宝昌县合并为现在的太仆寺旗,旗政府设在宝昌镇。
物产资源:太仆寺旗现有耕地100万亩,草场288万亩,林地17万亩,自然条件优越,资源丰富,农业主要以粮食、油料、蔬菜种植为主,地下水净储量达24亿立方米,年可开采8312万吨,能大量发展水浇地。位于太仆寺旗西南部的贡宝拉格苏木占地850平方公里,其中草场面积117万亩,牧草种类繁多,宜于发展畜牧业及草原旅游业。太仆寺旗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或确认存在的矿产种类50余种,有170多个矿床和矿化点。其中黄金储量400多公斤,钨1.3万吨,珍珠岩9000万吨,萤石15万吨。
交通、通讯:太仆寺旗南临北京、天津、张家口,集通铁路距宝昌镇50公里,207国道纵贯全境,乡村公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太仆寺旗是呼和浩特市通往东北三省的通讯枢纽,通讯事业迅猛发展,程控电话装机总量已达到16000部。太仆寺旗有线、无线电视插转台调频广播各一座,乡级无线电视转播台10座,电视人口覆盖率达99%。电力事业发展迅速,全旗年供电量达3200万千瓦时,农村通电率达100%。
工业:太仆寺旗拥有矿山采掘、建筑建材、医药、农畜产品加工、机械加工等工业企业50多家。其中,草原白酒、华尔水泥等产品从生产工艺、制作水准到市场占有份额都有较为稳定的市场亲合力。太仆寺旗草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是内蒙古中部地区历史最长,生产规模最大,技术最强,经济效益最好的清香型白酒厂家,所产“草原”牌白酒、牛鞭酒、纯净水三系列二十余个产品驰名自治区内外。草原白酒自1979年被自治区命名为第一批“优质产品”以来,其荣誉称号一直保持至今。其中60°草原白酒曾获自治区首届名、优、特、新、重产品展示展销会金杯奖;45°草原白酒获国际商、工、贸博览会金奖。1996年这两种产品被确定为“自治区免检产品”,推荐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草原”牌商标已列为自治区著名商标。1997年草原白酒被列为自治区五十周年大庆指定产品,同时草原牌商标被自治区推荐为“质量上榜品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布赫亲笔题词:“草原美酒香,塞外佳酿醇”。
农业:太仆寺旗是以农业为主,农牧林结合的经济类型区。主要农作物有小麦、莜麦、胡麻、菜籽、马铃薯、蚕豆、豌豆等。近几年,太仆寺旗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蔬菜兴旗”战略,蔬菜种植业得到迅速发展,错季节、无公害、无污染蔬菜种植已成为农业的主打产品。蔬菜品种主要有西芹、甘兰、菜花、大葱、抱头白、红胡萝卜以及特大甜椒、樱桃西红柿、樱桃水萝卜、奶油西葫芦等。2001年太仆寺旗建起了占地327亩,华北地区最大,功能最齐全,日交易量可达3800吨的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002年种植蔬菜16万亩,远销全国18个省市,部分出口日本、韩国。目前,太仆寺旗已被自治区农业厅命名为“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被北京市列入“食品放心工程”单位,太旗京北蔬菜市场被命名为“无公害批发市场”,太旗“察哈尔”牌蔬菜被命名为自治区级“名牌产品”,并通过国家农业部“绿色食品”认证。太旗蔬菜产业已从基地到市场品牌形成了无公害产品体系。
教育科技医疗:太仆寺旗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旗有普通中学12所,职业中学1所,普通小学45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在校学生21165人,教职工2397人,其中宝昌一中是全盟重点中学,基础设施完备,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为各大中专院校输送了大量的人才。科技工作不断加强,2001年太仆寺旗通过国家市县科技进步考核并受表彰。有表演团体2个,文化馆、图书馆各1个。有医疗卫生机构17个。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2000年以来,太仆寺旗先后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退耕还林、禁牧舍饲、生态移民、易地移民搬迁五大生态建设工程,累计投资3.56亿元,完成生态治理152万亩,其中京津风沙源治理87万亩,退耕还林65万亩,生态移民1941人,易地移民4590人;建设棚圈8.5万平方米,新增水源工程784处、节水灌溉1093处;对106万亩草场实施了春季休牧,194万亩草场实施了半年和全年禁牧。在努力搞好生态建设的同时,我们重点加强了治理成果的保护。一是严格执行“三牧”和草畜平衡制度;二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注重各类资金的整合使用和项目的配套实施,将生态建设与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农牧区人口有效结合起来;三是制定和完善了生态建设项目区管护办法和行政责任追究制,将项目区管护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几年的努力,太仆寺旗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累计新增造林面积81万亩,森林覆被率达到9.5%;围封项目区牧草高度平均提高8厘米,盖度达到80%,鲜草每亩平均增产150公斤,产量提高311%,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
农牧业产业化:近年来,太仆寺旗结合当地土壤、气候特点和区位优势,按照“避灾型农牧业”的要求,大力扶持和引导农牧民开发水浇地,加强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将蔬菜、马铃薯种植,奶牛、寒羊养殖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导产业重点推进。截止2005年底,全旗水浇地面积累计达到17.6万亩,其中农田灌溉面积16.4万亩,灌溉饲草料基地1.2万亩,累建棚圈7.3万处、25.6万平方米。按农牧区实有人口计算,农区基本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牧区一个嘎查1万亩草库伦、一户1眼井10亩高产饲料基地、1个青贮窖、1个牲畜活动场。
几年来,全旗以西芹为主的各类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5万亩,年产量达到9亿斤,远销全国十几个省市。2003年,太仆寺旗被自治区农业厅列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被北京市列入“食品放心工程”单位。在国家商标总局注册的“察哈尔”牌西芹通过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A级绿色食品认证,2005年被国家商务部批准为重点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项目和重点农产品批发监测市场。
随着生态建设不断深入,太仆寺旗积极调整养殖业结构,加快发展以奶牛养殖和寒羊养殖为主的农区畜牧业。成立了专门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多方筹措资金购进优质畜种,建立了奶牛养殖风险基金,健全了良种繁育体系。目前,全旗奶牛存栏13646头,日产鲜奶60余吨,建成2000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小区1处,500头养殖规模的奶牛小区6处,奶站19座,奶牛养殖户达到4204户,从业人员7132人。全旗寒羊存栏达到25万只,发展寒羊养殖专业村17个,专业户2000多户。已初步形成饲草料供应、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技培训、产品销售服务等较为完善的奶牛养殖社会化服务体系。
“太仆寺”一名由来已久,早在春秋时,就有掌管皇室御马和马政的“太仆”官、秦、汉时为九卿之一。北齐时称“太仆寺卿”,历代沿置不变,清统一全国后仍沿用此名。顺治元年(1644 )设掌管牧马事务的机关——太仆寺,初布专署,附设在兵部的武库司,雍正三年(1725)才另建衙署办事。太仆寺内部机构分左右二司与主簿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革官制,裁撤太仆寺所掌事务并入陆军部,太仆寺所属边外牧场有太仆寺左翼和太仆寺右翼两牧群(场)。
由此看来,太仆寺是从朝庭官职到朝庭机关而后变为地方名称。太仆寺在清朝初是专为皇宫提供御马和专管肉食品的所在。据文献记载,早在汉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汉代属上谷郡此境为匈奴所在地。三国时期属魏匈奴,隋、唐时代属鲜卑,金代属昌州,之初隶属宣德府。公元 1262年(中位三年)属上都路,置盐使司。1319年(延佑六年)改为宝昌州。明代为蒙古牧地,清代属太仆寺左翼牧群,公元1918年设招垦局,开始发展农业生产。公元1925年(民国14年)设宝昌县、由于历史的原因,太仆寺旗就有了从察哈尔左翼四旗、正兰旗、镶黄旗、正白旗、镶白旗聚集而来的蒙古族和从山西、河北迁至的大批汉族,因此就形成了具有察哈尔特点的蒙古族文化和以山西、河北等地为特点的汉族文化,并随着历史的变迁,各自在文化特点上又有了独特之处,形成了蒙汉交融的文化特色。太仆寺旗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远古的匈奴、乌桓、鲜卑、契丹,直到蒙古,都在这里历兵秣马,休养生息。贡宝拉格草原曾是清朝皇室的御马场,开创康、乾盛世的康熙大帝,选中的正是太仆寺旗水草丰美,物华天宝。太仆寺旗东南有辽代萧银宗建造的梳妆台,西南有神秘的古代石人像,金界壕横贯东西。
每逢夏秋之际,太仆寺旗自然形成错季之美感。清风习习,带着奶茶的馨香、绿草的柔情、鲜花的芬芳、百灵的细语,领略不尽“紫菊花开香满衣,地椒生处乳羊肥”的草原风光。洁白的毡房,点缀着绿色的原野,多彩多姿的草原风光和着古朴淳厚的察哈尔风情,不失为塞外旅游避暑的理想天地。
太仆寺旗具有久远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孕育着多姿多彩的文化艺术之花。本世纪初,这里还是茫茫草原,人烟稀少,人们大都过着游牧生活。放垦以来,人口渐增,多为河北、山西客籍,多少年来汉族与蒙古族人民融合相处,共同发展,形成了本地区特有的民情风俗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的文化资源和人文资源。充分发掘和利用这些资源,对繁荣和建设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树立开放形象,发挥文化对经济建设巨大推动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从而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仆寺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锡林郭勒盟最南端,南与河北省张家口市相连,北部与正蓝旗相连,西部与正镶白旗接壤。全旗总面积3415平方公里,辖1苏木4镇1乡,总人口21万,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占大多数,包括满、回、达斡尔、朝鲜、鄂温克、土家等14个民族聚居区。太仆寺旗政府所在地宝昌镇,是全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207国道纵贯全境,距张家口市150公里、北京市350公里、锡林浩特市260公里、京包铁路120公里、集通铁路40公里,邮电通讯条件十分方便。
锡林郭勒盟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区亚洲中部地区的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四大草原之一——内蒙古草原的主要天然草场。锡林郭勒盟草原大致分为五类: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沙地植被和其他类草场。贡宝拉格草原是锡林郭勒盟草原的组成部分,总面积850平方公里,草场面积117万亩,它主要有三种类型:低山丘陵草原草场、河泛地湖盆低地草甸草场、禾草草甸草场。这里是距北京最近的“京北第一天然草原”,由北京向北行使3小时,气温下降15度,是北京的避暑胜地。
2003年我旗被CCTV《体验中国》栏目组评选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2006年经中国马业协会批准,太仆寺旗建立“中国马业发展基地”,并成功举办了中国草原皇家御马文化节暨马术绕桶冠军赛。中国马业协会、中视体育、太仆寺旗人民政府联合达成协议,将连续八年在太仆寺旗举办中国草原皇家御马文化节暨马术绕桶冠军赛。旨在弘扬中华民族“马文化”,深入挖掘太仆寺旗“皇家御马文化”资源,着力打造马文化强势旅游品牌。共同探讨先进马产业发展理念,完善马业发展体系建设,合力将“中国发展基地”打造成为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马文化草原旅游风景区。2006年度荣获全盟“旅游文化挖掘先进单位”。
2007年5月,鉴于我旗独特深厚的文化底蕴及和谐良好的旅游文化保护,经文化部、国家旅游局、国土资源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文物局、奥运经济委员会等部门组成的旅游文化专家委员会审核通过,将我旗正式确定为“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
我旗还引进京畿国际会员猎场、崩崩山牧户民俗村等项目,由此太仆寺旗的草原特色旅游业完成了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观光、休闲、度假结合的高端牧场体验方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