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仆寺石条山:草原上透露地下的秘密
太仆寺的石条山一直伫立在那里,牧人早已当它们是一堆寻常的石头,是自己身边的家什。
然而石条山实实在在蕴藏着亿万年前的秘密,草原内芯的秘密。
以下摘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
看过一张内蒙古摄影家杨孝拍摄的图片,久久不能忘怀。照片是空中拍摄的,地点在内蒙古著名的大湖——达里诺尔附近。照片拍的是草原上的火山遗迹——火山锥。锥尖早已蚀去,剩下的想一个倒扣的碗底深凹的碗而已,碗破碎了失去了1/3,更像一个马蹄。使我感动的是覆盖其上的绿绸一样的草原。草原一望无际地绿着,只是随着马蹄形的椎体起伏而已,绿绸上有着一道道褶皱,因为椎体上有一道道沟壑。一群白色的马儿在绿色上游弋,好像从碗的破碎处倾泻出的珍珠。空拍的视野毕竟有限,收入镜头中的只有两个火山锥,找来最新的遥感地图,竟发现在这一带分布着240多个这样的火山锥。
第一次对内蒙古多火山遗迹有了深刻的印象。
火山锥在草原上静静地安眠着,像阵亡的将士被战旗覆盖着,享受着安宁。他们的宁静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曾经那么不宁静过。
我不想去打搅那些宁静的马蹄形的火山锥,我只是按照这些火山锥指引的方向去寻找另一种火山的遗迹——火山喷发后熔岩冷却行程的柱状岩石群。那些岩石柱断面呈整齐的多边形。一根根石柱耸立着,构成另一种自然的奇观!
这次我想利用周六和周日这两天的时间去内蒙古的太仆寺旗,据说那里有我们要找的石柱群。那里离北京直线距离不到300公里!
从北京竟怀来、赤城、沽源,直奔内蒙古太仆寺旗所在的宝昌镇。从北京出发后,经过一连串的爬升,上到了所谓坝上。这里已经是中国的第二级地形阶梯了,远离了沿海的低海拔平原地带,远离了大海,也远离了所谓的环太平洋的“火山环”。但是这里却不缺少火山遗迹。离此处不远的锡林浩特一带,火山遗迹众多。同行的中国地质大学张教授说:这一带广泛分布着中生代(距今约2.3亿到6700万年)的火山遗迹!在路上我们已经找到了几处石柱群。这些石柱是火山喷发出的岩浆凝结而成的玄武岩岩柱。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漂移学说,火山和地震主要应该分布在板块和板块相接触的边缘地带,因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造成火山喷发和地震。但是内蒙古高原上的火山却不是处于板块的边缘,而是处于板块的内部,是“块内火山”。这种地处板块内部的火山的存在,挑战了板块构造理论。为解释这种现象,诞生了地幔柱理论,认为不是板块之间的挤压造成了火山,而是因地球内部地幔部分的岩浆上升突破地壳造成的。但是疑问接踵而至,那么地幔柱为什么在此点上升而不是在彼?这些疑问无疑推动了科学的进展。这是我们站在这里得到的启示,不过这里的柱状节理的岩柱并不壮观,因为初露的面积不大,柱子不粗不高,美学价值不大。
傍晚,我们已经出现在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北面一座缓缓起伏的大山上,车子开到一片小树林里就没有路了。我们要找的石柱群已经出现了,夕阳的光辉正好照射在高大的石柱上。大家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因为眼前的石柱高大粗壮,一根根石柱组成一座山峰在高地上突现,当地人叫它“石条山”!
缓缓的山坡通向石条山,夕阳柔和的光辉洒满草地,回头望去,太仆寺旗坐落在一个浅浅的盆地中央。我们像朝圣般地向石条山走去。
山坡上堆满了一根根倒下的石条,粗大、棱角分明,掉下时折成一段一段,散在坡上,仔细看是有方向的,倒下的石条基本上沿着西南方向,好像是一列士兵,排成西南-东北方向,然后开始想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个倒下。鲜红的太阳已经开始下山,余晖染红遍地石条,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悲壮!
走到石柱崖下,看到还有的石柱地下已经悬空,摇摇欲坠。石柱一般呈六边、五边形,由多根石柱再组成一根更大的石柱。想到这片石柱慢慢也会倒下消失,但还会有新的石柱群露出来。
回去的路上,对过去大地上火上活动剧烈,遍布火山遗迹感到好奇。觉得在地质年代里,火山的活动也太剧烈了。比如内蒙古和东北今天留下了大量的火山遗迹,感觉是有个时期整个大地在沸腾!
我知道火山活动是有周期的,我们现在也许正处在一个火山活动不活跃的时期。
我们应该为此庆幸。但疑惑还是存在的:火山活动的能量每喷发一次,就是一次消耗,源源不断的能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怎么补充的?
地球上的火山活动有没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呢?